产品描述
中国石油集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此前撰文也指出,目前我国定价体系中没有单独体现储气成本的价格科目,储气库面临**渠道不畅、市场交易机制缺失等问题,成本补偿、效益考核机制都十分不明晰,已经严重阻挡了储气库的商业化运营发展。
韩晓平直言,储气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的背后凸显出油气体制改革推行效率不够理想的问题。在多次爽约后,今年5月,我国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形成了我国自2014年提出新一轮油气改革以来颁布的较为全面、立体的指导性文件。不过*也称,油气改革本质上是要放开石油天然气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价格,拆除各种向国企倾斜、管制民资的壁垒,允许更多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行业,但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领域基本被国企垄断,要让国企向民企分利,可能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储气能力和体制改革
“从根源上缓解供应缺口、按计划顺利完成天然气供应目标还是需要促进油气体制改革加速,完善储气等环节的市场机制设计。”有业内*直言。
8月,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曾发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7》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去年底,我国每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对应的管道里程约为70千米,仅相当于美国的12%,地下储气库形成工作气量64亿立方米,仅占消费量的3.1%,远低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中国能源网**信息官韩晓平进一步介绍,目前欧洲储气水平占消费水平的比重已达到15%,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天然气生产大国,储气量已分别达到了1200亿、700多亿立方米,分别占消费量的15.4%、18.8%。 国家**此前也公开表示,我国储气设施已经出现了建设速度偏慢、调峰能力不足的情况,急需鼓励投资建设储气设施,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
韩晓平表示,天然气的生产成本**燃煤,且天然气管道运输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沿途浪费率比燃煤运输浪费率更高,天然气企业盈利状况并不理想,是否需要继续给天然气企业补贴,如何在天然气企业的收益与补贴之间平衡,是各地面临的改革难题之一。
产品推荐